疫情形势严峻复杂,请广大市民朋友务必加强个人防护!主动报备,主动进行核酸检测!
发布时间:2022-04-27
“五一”小长假即将来临,人员流动性增加,但国内疫情形势严峻复杂、不容乐观。4月25日0—24时,我国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1908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5816例,其中,上海新增“1661+15319”,全国新增超100例的省份还有吉林、江西、江苏。
4月22日以来,北京本土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数量剧增,涉及多条传播链,波及朝阳、顺义、房山、通州、西城等多个区域,风险人员人数多,活动范围广,社区传播扩散风险高。我市与北京接壤,交通便捷,人员流动频繁、类别复杂,疫情输入和传播风险极大。
为严防新冠病毒的输入和传播,守护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要坚持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不动摇,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和“四早”原则。在此,承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提醒广大市民朋友要切实增强防控意识,履行个人防控责任。
一、加强个人防护
戴口罩仍然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方式,对于奥密克戎变异株同样适用。即使已经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和接种加强针的情况下,也要注意个人防护,坚持科学佩戴口罩、不握手、勤洗手、常通风、少海淘,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自觉遵守疫情防控措施,进入公共场所时,要严格落实佩戴口罩、验码测温、一米线等防控措施。
二、减少人员聚集
按照“非必要不举办”原则,严控大型活动,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减少人员流动,少聚集,不扎堆,减少不必要的聚餐聚会。避免在密闭空间中聚会,活动尽可能简短并注意开窗通风。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督查”的原则,所有交通场站、餐饮饭店、景区景点、商场超市、文娱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一律落实红外线测温、一米线、扫描“场所码“、查验“健康码”和行程卡、询问有无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规范消毒消杀,对未携带智能设备不能扫码人员查验身份证。落实员工健康监测制度,每日登记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三、来承返承人员主动进行抗原检测、核酸检测
所有来承返承人员须遵循我市疫情防控政策,务必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到承,如实填写“承德落地码”,并在各高速路口、交通场站等入承卡口进行核酸检测。到承后严格落实第3天1次核酸检测、第7天1次核酸检测。
无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的人员,非必要不来承返承;确需来承返承的人员,须在各高速路口、交通场站等入承卡口先进行抗原检测,抗原检测结果阴性后,采集核酸标本,方可离开。做到早发现、早筛查、早就诊、早管控。
对于来自风险区且无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的来承返承人员,将进行劝返。
四、有市外旅居史人员,务必主动报备
来承返承人员的主动报备是疫情防控的最关键一环,请有市外旅居史的人员,务必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工作单位报备,主动进行核酸检测。故意隐瞒造成疫情传播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14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涉疫地区旅居史的;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有接触史的;接触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的冷链食品、邮件等物品,有被感染风险的人员;立即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工作单位报备,并配合落实防控措施。
五、做好个人健康监测
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的身体状况,尤其是外出归来后,更要做好自身健康监测。如具有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减退、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新冠肺炎相关表现,不带病上班、不参加社会活动、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打网约车,立即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及早到附近医院发热门诊按规定就医,配合开展核酸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向医生告知活动史、接触史及身体异常情况,不自行购药、服药。14天内避免参加聚集聚餐活动,避免前往人员密集、人流量大、空间密闭的场所。按要求配合做好各项防控措施。
六、积极接种新冠疫苗、落实加强针
接种新冠疫苗是抗击疫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对个人而言是健康和保护,对家人而言是呵护与关爱,对社会而言是责任和屏障。请符合接种条件的人员主动自觉接种新冠疫苗,18岁以上人员迅速落实同源疫苗或序贯接种加强免疫。
由于老年人群免疫力差、基础疾病多,特别是60岁以上人群,感染新冠病毒易导致重症,严重会危及生命。接种新冠疫苗是降低新冠肺炎发病率和重症率的手段之一,建议60岁以上人群一定要积极主动进行疫苗接种。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群防群控,从我做起!让我们携起手来,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守护好我们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全力参与和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