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反应跟孩子交流太难,反复说教,孩子却当耳旁风;出于好心,孩子却不领情;自己生气,孩子委屈……不禁陷入困惑,为什么和孩子沟通无效?孩子怎么就不理解家长?心理中心送您几个沟通锦囊,助您改善亲子沟通。
一、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可以促进沟通。平时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让孩子体会家庭的幸福。定期举行家庭会议,询问孩子的需要、意见和建议,表达彼此的感受、期待和愿望,增进了解,提升亲密度。
二、管理情绪
沟通是否顺畅,和沟通双方的情绪状态有关。积极的情绪有利于沟通,在与孩子交流时,保持良好的情绪会让孩子感到放松、安全,愿意和你诉说更多。如果情绪很糟糕,应先进行自我调节,待情绪稳定下来再和孩子沟通。
三、尊重
尊重是沟通的前提。和孩子交谈的时候,态度要友好,保持适当的目光接触,身子微微向对方倾斜。不要随意打断孩子,连续发问,转移话题等。接纳孩子与自己因成长背景不同而导致的观念上的差异,和而不同,尊重孩子的观点。
三、学会倾听
听比说更重要,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发现孩子内心的需求,接纳孩子的情绪,你的倾听会让孩子感到自己受重视,从而满足自尊心,增加安全感,更愿意对你敞开心扉,分享快乐与烦恼,拉近彼此的距离。
四、共情
在倾听孩子的基础上,要做出积极的回应,传达自己对孩子感受的了解。将心比心,站在孩子的角度体会他的感受;平等相处,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高度理解,让孩子发现你是如此懂他。共情的家长,更容易走进孩子的内心,让孩子乐于沟通。
五、积极关注
“渴望被人赏识是人最基本的天性。”家长要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多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而不是关注孩子的弱点。对于孩子做得好的地方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其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六、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即采用平和的方式而非攻击性的方式进行沟通。很多家长其实也想跟孩子好好说话,但经常忍不住指责、嘲讽、批判孩子。如何避免暴力沟通呢?需做到四步:描述观察、表达感受、说出需要、提出请求。比如,孩子在家总是乱放东西,家长可以这样和孩子沟通:看到你随意放东西,我感到很不舒服,因为我看重整洁,你是否愿意保持房间的整洁?而不是失控地指责孩子“为什么你总是乱放东西”“你总是给我添乱”等,暴力性语言会导致沟通无效,亲子关系紧张。温柔而坚定地和孩子说话吧!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你的要求。
文字 | 薛 雪
排版 | 刘凯明
初审 | 侯 婷
终审 | 叶建军